Skip to content

Vue3源码解析书籍 - 完整章节Prompt集合

第一章:准备工作 - 搭建源码环境,建立宏观认知

1.1 Monorepo架构

撰写《Vue.js 3 源码深度解析》第1.1节:Monorepo架构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npm-workspace.yaml - workspace配置
- core/package.json - 根包配置
- core/packages/*/package.json - 各子包依赖
- core/scripts/build.js - 构建脚本

【分析重点】
1. packages目录结构:reactivity、runtime-core、runtime-dom、compiler-core等包的职责
2. 依赖关系图:包间依赖和构建顺序
3. pnpm workspace机制:如何管理monorepo
4. 构建系统:rollup配置和打包策略

【对比分析】Vue2单体 vs Vue3 Monorepo的优势
【实践示例】本地环境搭建和包管理操作

1.2 构建与调试

撰写第1.2节:构建与调试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scripts/build.js - 主构建脚本
- core/scripts/dev.js - 开发模式脚本
- core/rollup.config.js - rollup配置
- core/tsconfig.json - TypeScript配置

【分析重点】
1. 构建流程:从源码到dist的完整过程
2. 开发模式:热重载和调试配置
3. 多格式输出:ESM、CJS、UMD等格式
4. 调试技巧:sourcemap和断点调试

【实践操作】
- 本地构建Vue3源码
- 设置调试环境
- 创建测试用例

1.3 TypeScript应用

撰写第1.3节:TypeScript应用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shared/src/typeUtils.ts - 类型工具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apiDefineComponent.ts - 组件类型
- core/packages/reactivity/src/ref.ts - Ref类型系统
- core/packages/global.d.ts - 全局类型声明

【TypeScript技巧分析】
1. 高级类型:条件类型、映射类型、模板字面量类型
2. 类型推导:UnwrapRef、DefineComponent的实现
3. 类型体操:复杂类型运算在API设计中的应用
4. 性能优化:编译时类型检查vs运行时性能

【重点函数】
- UnwrapRef类型的递归展开逻辑
- DefineComponent的复杂类型定义
- 条件类型在响应式系统中的应用

1.4 启动全景图

撰写第1.4节:启动全景图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vue/src/index.ts - 入口文件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dom/src/index.ts - DOM运行时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apiCreateApp.ts - createApp实现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renderer.ts - 渲染器

【流程分析】
1. createApp():应用实例创建
2. mount():挂载过程详解
3. 渲染器初始化:patch函数和虚拟DOM
4. 组件系统启动:根组件的创建和渲染

【架构图】绘制从createApp到首次渲染的完整流程图

第二章:运行时核心 - 组件的渲染与更新

2.1 vnode 到真实 DOM 是如何转变的?

撰写第2.1节:vnode 到真实 DOM 是如何转变的?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renderer.ts - 渲染器核心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vnode.ts - 虚拟节点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component.ts - 组件实例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dom/src/nodeOps.ts - DOM操作

【渲染流程分析】
1. vnode创建:h()函数和createVNode()
2. patch过程:新旧vnode对比和更新
3. 组件挂载:mountComponent()详解
4. DOM操作:nodeOps的设计和实现

【重点函数】
- patch():核心patch算法
- mountComponent():组件挂载逻辑
- setupComponent():组件初始化

2.2 完整的 DOM Diff 流程是怎样的?(上)

撰写第2.2节:完整的 DOM Diff 流程是怎样的?(上)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renderer.ts - 更新逻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componentRenderUtils.ts - 渲染工具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scheduler.ts - 调度器

【更新机制分析】
1. 响应式触发:数据变化到更新队列
2. 调度系统:nextTick和异步更新
3. 组件更新:updateComponent()流程
4. 渲染优化:静态提升和patch flags

【重点概念】
- 更新队列管理
- 组件实例的更新生命周期
- 父子组件更新顺序

2.3 完整的 DOM Diff 流程是怎样的?(下)

撰写第2.3节:完整的 DOM Diff 流程是怎样的?(下)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renderer.ts - diff算法
- core/packages/shared/src/patchFlags.ts - patch标记

【Diff算法深度分析】
1. 单节点diff:key的作用和优化
2. 多节点diff:最长递增子序列算法
3. patch flags:编译时优化标记
4. 性能对比:Vue2 vs Vue3 diff算法改进

【算法实现】
- patchChildren():子节点更新算法
- patchKeyedChildren():带key的列表diff
- 最长递增子序列在DOM移动中的应用

第三章:响应式系统 - 从Proxy到Ref

3.1 reactive与readonly

撰写第3.1节:reactive 与 readonly:响应式对象是如何被代理的?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eactivity/src/reactive.ts - 响应式核心
- core/packages/reactivity/src/baseHandlers.ts - 基础处理器
- core/packages/reactivity/src/collectionHandlers.ts - 集合处理器

【实现原理分析】
1. Proxy vs Object.defineProperty优势对比
2. createReactiveObject():响应式对象创建
3. WeakMap缓存:避免重复代理
4. 嵌套响应式:深度代理的实现

【处理器分析】
- mutableHandlers:可变对象处理
- readonlyHandlers:只读对象处理
- get/set/has/deleteProperty trap实现
- Map/Set/WeakMap/WeakSet的特殊处理

3.2 ref与shallowRef

撰写第3.2节:ref 与 shallowRef:原始值是如何实现响应式的?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eactivity/src/ref.ts - ref实现
- core/packages/reactivity/src/computed.ts - 计算属性

【ref系统分析】
1. RefImpl类:ref的内部实现
2. 原始值响应式:.value访问器
3. 自动解包:模板中的ref自动解包机制
4. toRef/toRefs:响应式对象属性转换

【类型系统】
- Ref<T>类型定义
- UnwrapRef类型推导
- 复杂嵌套类型的处理

3.3 依赖收集与派发更新

撰写第3.3节:依赖收集与派发更新:track 和 trigger 的工作机制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eactivity/src/effect.ts - 副作用系统
- core/packages/reactivity/src/dep.ts - 依赖管理

【核心机制分析】
1. ReactiveEffect类:副作用的封装
2. track():依赖收集的实现
3. trigger():派发更新的逻辑
4. 依赖图:targetMap的数据结构设计

【调度系统】
- effect调度器:scheduler的作用
- 批量更新:多个响应式变化的合并
- 循环依赖检测和处理

3.4 computed

撰写第3.4节:computed:计算属性的懒执行与缓存原理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eactivity/src/computed.ts - 计算属性实现

【计算属性分析】
1. ComputedRefImpl类:计算属性的实现
2. 懒执行:dirty标记和缓存机制
3. 依赖追踪:计算属性的依赖收集
4. 链式计算:计算属性依赖其他计算属性

【性能优化】
- 缓存策略:何时重新计算
- 依赖优化:避免不必要的重新计算
- 内存管理:计算属性的清理机制

3.5 watch与watchEffect

撰写第3.5节:watch 与 watchEffect:侦听器的实现原理与差异对比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apiWatch.ts - 侦听器实现

【侦听器对比分析】
1. watch vs watchEffect:使用场景和实现差异
2. 深度侦听:deep选项的实现
3. 立即执行:immediate选项
4. 清理机制:onInvalidate的作用

【高级特性】
- 侦听多个源:数组形式的watch
- 异步侦听器:Promise和async/await
- 停止侦听:返回的stop函数

3.6 响应式工具

撰写第3.6节:响应式工具:toRefs、customRef 等 API 的实现与应用场景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eactivity/src/ref.ts - 工具函数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apiSetupHelpers.ts - 组合式API工具

【工具函数分析】
1. toRefs():对象属性转ref
2. customRef():自定义ref实现
3. triggerRef():手动触发ref更新
4. isRef/isReactive/isReadonly:类型判断

【应用场景】
- 组合式API中的响应式数据传递
- 第三方库的响应式集成
- 性能优化场景

3.7 响应式系统总结

撰写第3.7节:总结:串联 effect、scheduler,构建完整的响应式系统视图

【系统架构总览】
1. 响应式系统的完整架构图
2. effect、scheduler、reactive的协作关系
3. 性能优化策略总结
4. 与Vue2响应式系统的对比

【最佳实践】
- 响应式数据的设计原则
- 性能优化技巧
- 常见陷阱和解决方案

第四章:编译器核心 - 模板的编译之旅

4.1 模板解析

撰写第4.1节:模板解析:构造 AST(抽象语法树)的完整流程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compiler-core/src/parse.ts - 主解析器
- core/packages/compiler-core/src/ast.ts - AST定义
- core/packages/compiler-core/src/tokenizer.ts - 词法分析

【解析流程分析】
1. 词法分析:模板字符串到token流
2. 语法分析:构建AST树结构
3. 错误处理:编译时错误检测
4. 位置信息:source map的生成

【核心算法】
- baseParse():主解析函数
- parseElement():元素解析
- parseAttribute():属性解析
- parseInterpolation():插值解析

4.2 AST转换

撰写第4.2节:AST 转换:transform 阶段对 AST 做了哪些优化?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compiler-core/src/transform.ts - 转换器
- core/packages/compiler-core/src/transforms/ - 各种转换插件

【转换系统分析】
1. 转换器架构:插件化的转换系统
2. 节点访问:深度优先遍历
3. 上下文传递:TransformContext的设计
4. 转换插件:各种内置转换器

【重要转换】
- transformElement:元素转换
- transformText:文本优化
- transformIf:条件渲染转换
- transformFor:列表渲染转换

4.3 代码生成

撰写第4.3节:codegen 如何将 AST 转换为 render 函数字符串?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compiler-core/src/codegen.ts - 代码生成器
- core/packages/compiler-core/src/runtimeHelpers.ts - 运行时辅助

【代码生成分析】
1. 代码生成器:AST到JavaScript代码
2. 运行时辅助:helper函数的引入
3. 作用域管理:变量声明和引用
4. 优化输出:代码压缩和优化

【生成策略】
- render函数生成
- 静态节点提升
- 内联组件props
- 事件处理器优化

4.4 编译优化

撰写第4.4节:编译优化:Block、patchFlags 与静态提升的威力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compiler-core/src/transforms/hoistStatic.ts - 静态提升
- core/packages/shared/src/patchFlags.ts - patch标记

【编译时优化】
1. 静态提升:静态节点的提升策略
2. patch flags:运行时优化标记
3. Block概念:动态节点的收集
4. 死代码消除:无用代码的移除

【性能提升】
- 编译时vs运行时的性能权衡
- 包体积优化
- 运行时性能提升

第五章:组件化深入 - 常用API与特性

5.1 生命周期

撰写第5.1节:生命周期:各个生命周期钩子的执行时机与应用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apiLifecycle.ts - 生命周期API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component.ts - 组件实例

【生命周期分析】
1. 生命周期钩子:各个阶段的执行时机
2. 组合式API:onMounted、onUpdated等
3. 执行顺序:父子组件生命周期顺序
4. 异步组件:Suspense中的生命周期

【实现机制】
- 生命周期钩子的注册和调用
- 当前实例的获取:getCurrentInstance()
- 错误边界:onErrorCaptured的实现

5.2 provide与inject

撰写第5.2节:provide 与 inject:依赖注入如何实现跨层级通信?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apiInject.ts - 依赖注入

【依赖注入分析】
1. provide/inject机制:跨层级通信
2. 注入链:祖先组件的provide查找
3. 默认值:inject的默认值处理
4. 响应式注入:provide响应式数据

【应用场景】
- 主题系统
- 全局配置
- 插件系统

5.3 Props与Emits

撰写第5.3节:Props 与 Emits:组件的外部接口是如何工作的?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componentProps.ts - props处理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componentEmits.ts - 事件处理

【Props系统分析】
1. props定义:类型检查和默认值
2. props传递:父子组件数据流
3. props验证:运行时类型检查
4. props更新:响应式props的处理

【Emits系统分析】
1. 事件定义:emits选项
2. 事件触发:$emit的实现
3. 事件验证:参数类型检查
4. v-model:双向绑定的实现

5.4 插槽Slot

撰写第5.4节:插槽 Slot:内容分发的实现原理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componentSlots.ts - 插槽处理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helpers/renderSlot.ts - 插槽渲染

【插槽系统分析】
1. 默认插槽:基础内容分发
2. 具名插槽:多个插槽的管理
3. 作用域插槽:数据传递机制
4. 动态插槽:动态插槽名

【实现机制】
- 插槽的编译转换
- 插槽内容的渲染
- 作用域数据的传递

5.5 v-model

撰写第5.5节:v-model:从 .sync 废弃到 defineModel 的演进之路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compiler-core/src/transforms/vModel.ts - v-model转换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helpers/useCssVars.ts - CSS变量

【v-model演进】
1. Vue2的.sync vs Vue3的v-model
2. 多个v-model:组件多个双向绑定
3. 自定义修饰符:.trim、.number等
4. defineModel:组合式API中的v-model

【实现原理】
- 编译时转换:v-model到props+events
- 运行时处理:双向数据绑定
- 表单元素:不同input类型的处理

5.6 异步组件

撰写第5.6节:异步组件:defineAsyncComponent 与代码分割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apiAsyncComponent.ts - 异步组件

【异步组件分析】
1. defineAsyncComponent:异步组件定义
2. 加载状态:loading和error状态
3. 代码分割:动态import的应用
4. 缓存机制:组件缓存策略

【高级特性】
- 超时处理:timeout选项
- 错误处理:errorComponent
- 延迟显示:delay选项
- 重试机制:onError回调

第六章:内置组件与指令 - Vue的标准库

6.1 KeepAlive

撰写第6.1节:KeepAlive:组件缓存与状态保持的策略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components/KeepAlive.ts - KeepAlive实现

【缓存机制分析】
1. 组件缓存:vnode缓存策略
2. LRU算法:最近最少使用算法
3. 生命周期:activated/deactivated
4. 缓存清理:max属性和内存管理

【实现细节】
- 缓存键的生成
- 组件实例的保存和恢复
- DOM节点的移动和隐藏
- include/exclude过滤

6.2 Teleport

撰写第6.2节:Teleport:穿梭于任意 DOM 节点的传送门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components/Teleport.ts - Teleport实现

【传送门分析】
1. DOM传送:跨组件树的DOM移动
2. 目标选择:to属性的处理
3. 禁用状态:disabled属性
4. 多个传送门:同一目标的处理

【应用场景】
- 模态框和弹窗
- 通知和提示
- 全屏组件

6.3 Suspense

撰写第6.3节:Suspense:优雅地处理组件的异步依赖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components/Suspense.ts - Suspense实现

【异步边界分析】
1. 异步依赖:async setup()的处理
2. 加载状态:pending/resolved/rejected
3. 错误边界:onErrorCaptured集成
4. 嵌套Suspense:多层异步边界

【实现机制】
- Promise追踪:异步组件的状态管理
- 回退内容:fallback的渲染
- 状态切换:loading到resolved的转换

6.4 Transition & TransitionGroup

撰写第6.4节:Transition & TransitionGroup:动画的实现原理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dom/src/components/Transition.ts - 过渡组件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dom/src/components/TransitionGroup.ts - 列表过渡

【动画系统分析】
1. CSS过渡:class的添加和移除
2. JavaScript钩子:动画生命周期
3. 列表过渡:TransitionGroup的实现
4. 移动动画:FLIP技术的应用

【动画时机】
- enter/leave动画
- appear动画:初始渲染
- 模式控制:in-out/out-in

6.5 自定义指令

撰写第6.5节:自定义指令:指令的生命周期与 v- 系列指令的实现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directives.ts - 指令系统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dom/src/directives/ - 内置指令

【指令系统分析】
1. 指令生命周期:created、mounted、updated等
2. 指令参数:value、arg、modifiers
3. 内置指令:v-show、v-if、v-for等实现
4. 自定义指令:指令的注册和使用

【重要指令实现】
- v-show:display样式控制
- v-if:条件渲染
- v-for:列表渲染
- v-on:事件绑定

第七章:高级主题与服务端渲染(SSR)

7.1 nextTick

撰写第7.1节:nextTick:揭秘 Vue 的异步更新策略与事件循环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core/src/scheduler.ts - 调度器

【异步更新分析】
1. 事件循环:宏任务和微任务
2. 更新队列:批量更新机制
3. nextTick实现:Promise.resolve()的使用
4. 兼容性处理:不同环境的适配

【调度策略】
- 同步更新vs异步更新
- 更新优先级:用户交互vs数据变化
- 性能优化:避免重复渲染

7.2 SFC编译

撰写第7.2节:SFC 编译:<script setup> 与 CSS v-bind 是如何工作的?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compiler-sfc/src/compileScript.ts - script编译
- core/packages/compiler-sfc/src/compileStyle.ts - 样式编译

【SFC特性分析】
1. <script setup>:语法糖的编译转换
2. CSS v-bind:样式中的响应式变量
3. 作用域样式:scoped CSS的实现
4. CSS Modules:模块化样式

【编译优化】
- 编译时宏:defineProps、defineEmits
- 类型推导:TypeScript集成
- HMR:热模块替换

7.3 SSR之renderToString

撰写第7.3节:SSR 之 renderToString:服务器端如何将 vnode 渲染成 HTML 字符串?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server-renderer/src/renderToString.ts - 服务端渲染
- core/packages/server-renderer/src/render.ts - 渲染逻辑

【服务端渲染分析】
1. vnode到HTML:服务端的渲染过程
2. 组件渲染:服务端组件实例化
3. 异步组件:服务端的异步处理
4. 流式渲染:renderToNodeStream

【性能优化】
- 渲染缓存:组件级缓存
- 流式输出:减少TTFB
- 资源预加载:critical CSS

7.4 SSR之同构与Hydration

撰写第7.4节:SSR 之同构与 Hydration:客户端如何“激活”静态 HTML?
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core/packages/runtime-dom/src/hydration.ts - 客户端激活

【同构应用分析】
1. 服务端渲染:HTML字符串生成
2. 客户端激活:DOM节点的接管
3. 状态同步:服务端状态到客户端
4. 路由同构:前后端路由一致性

【Hydration过程】
- DOM节点匹配:服务端HTML vs 客户端vnode
- 事件绑定:客户端事件监听器
- 组件激活:组件实例的恢复
- 不匹配处理:hydration mismatch

第八章:核心生态 - 洞察官方库的设计哲学

8.1 Vue Router(上)

撰写第8.1节:Vue Router - 如何实现一个前端路由?(上:原理与 matcher)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router/packages/router

【分析重点】
1. 路由系统架构:History API vs Hash模式
2. 路由匹配器:createRouterMatcher实现
3. 路径解析:path-to-regexp的使用
4. 动态路由:参数提取和验证

【核心概念】
- 路由记录:RouteRecord的数据结构
- 路由匹配:matcher的匹配算法
- 路径规范化:normalizePath的实现
- 嵌套路由:子路由的处理

8.2 Vue Router(下)

撰写第8.2节:Vue Router - 如何实现一个前端路由?(下:导航守卫与切换流程)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router/packages/router
【分析重点】
1. 导航守卫:全局、路由、组件级守卫
2. 导航流程:完整的路由切换过程
3. 异步路由:懒加载和代码分割
4. 路由元信息:meta字段的应用

【导航流程】
- beforeEach:全局前置守卫
- beforeEnter:路由独享守卫
- beforeRouteEnter:组件内守卫
- 导航确认:next()函数的作用

8.3 Pinia

撰写第8.3节:Pinia - 新一代状态管理库的核心设计思想
【核心源码文件】
- pinia/packages/pinia

【分析重点】
1. Store设计:defineStore的实现
2. 状态管理:state、getters、actions
3. 插件系统:Pinia插件机制
4. DevTools集成:开发工具支持

【核心特性】
- TypeScript支持:完整的类型推导
- 模块化:多个store的管理
- 持久化:状态持久化插件
- SSR支持:服务端渲染兼容

📝 使用说明

每个prompt都包含:

  • 核心源码文件:需要重点分析的文件路径
  • 分析重点:本节的核心技术点
  • 实现机制:深入的实现原理
  • 应用场景:实际使用场景和最佳实践

建议按顺序使用这些prompt,每完成3-4个小节后,要求AI总结已覆盖的内容,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。

    好的,遵照您的要求,我已经将之前的所有建议和讨论内容进行了整合,并加入了服务端渲染(SSR)的相关章节,为您生成了一份更加全面、系统且逻辑严谨的 Vue.js 3 源码解析文章的最终结构目录。

这份目录融合了 Vue 2 目录结构宏观、概念先行的优点,并保留了 Vue 3 目录 API 驱动、细节拆分清晰的特色。


Vue.js 3 源码深度解析:完整章节目录

开篇词 | 解析 Vue.js 源码,不止于“会用”


第一章:准备工作:搭建源码环境,建立宏观认知

  • 导读: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本章将引导你搭建 Vue 3 源码的本地调试环境,并从最高层面一览应用的初始化全过程,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。
  • 1.1 | Monorepo 架构:Vue 3 源码的 packages 目录设计与 pnpm 工作流解析
  • 1.2 | 构建与调试:如何在本地运行、打包和调试 Vue 3 源码?
  • 1.3 | TypeScript 应用:解析 Vue 3 源码中巧妙的类型工具与编程技巧
  • 1.4 | 启动全景图:从 createAppmount,一个 Vue 应用是如何诞生的?

第二章:运行时核心:组件的渲染与更新

  • 导读:本章直击 Vue 的心脏——运行时核心。我们将深入探讨虚拟 DOM(vnode)如何被渲染成真实 DOM,以及当数据变化时,Vue 是如何高效地更新视图的(Diff 算法)。
  • 2.1 | 组件渲染:vnode 到真实 DOM 是如何转变的?
  • 2.2 | 组件更新:完整的 DOM Diff 流程是怎样的?(上)
  • 2.3 | 组件更新:完整的 DOM Diff 流程是怎样的?(下)

第三章:响应式系统:从 ProxyRef

  • 导读:响应式是 Vue 的灵魂。本章将彻底揭示 Vue 3 基于 Proxy 的全新响应式系统,从 reactiveref 的基本原理到 computedwatch 的内部实现,让你对数据驱动视图有更深刻的理解。
  • 3.1 | reactivereadonly:响应式对象是如何被代理的?
  • 3.2 | refshallowRef:原始值是如何实现响应式的?
  • 3.3 | 依赖收集与派发更新tracktrigger 的工作机制
  • 3.4 | computed:计算属性的懒执行与缓存原理
  • 3.5 | watchwatchEffect:侦听器的实现原理与差异对比
  • 3.6 | 响应式工具toRefscustomRef 等 API 的实现与应用场景
  • 3.7 | 总结:串联 effectscheduler,构建完整的响应式系统视图

第四章:编译器核心:模板的“编译之旅”

  • 导读:本章将带领你探索 Vue 的“幕后英雄”——编译器。我们将了解你写的 <template> 是如何经历解析(parse)、转换(transform)和代码生成(codegen)三个阶段,最终变成高效可执行的 render 函数的。
  • 4.1 | 模板解析:构造 AST(抽象语法树)的完整流程
  • 4.2 | AST 转换transform 阶段对 AST 做了哪些优化?
  • 4.3 | 代码生成codegen 如何将 AST 转换为 render 函数字符串?
  • 4.4 | 编译优化:Block、patchFlags 与静态提升的威力

第五章:组件化深入:常用 API 与特性

  • 导读:组件化是 Vue 应用的基石。本章将深入解析组件的各种高级特性,包括生命周期、依赖注入、插槽等,让你在构建复杂应用时更加得心应手。
  • 5.1 | 生命周期:各个生命周期钩子的执行时机与应用
  • 5.2 | provideinject:依赖注入如何实现跨层级通信?
  • 5.3 | PropsEmits:组件的外部接口是如何工作的?
  • 5.4 | 插槽 Slot:内容分发的实现原理
  • 5.5 | v-model:从 .sync 废弃到 defineModel 的演进之路
  • 5.6 | 异步组件defineAsyncComponent 与代码分割

第六章:内置组件与指令:Vue 的“标准库”

  • 导读:Vue 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内置组件和指令,本章将逐一解析它们的实现原理,助你充分利用这些“标准库”来提升开发效率和用户体验。
  • 6.1 | KeepAlive:组件缓存与状态保持的策略
  • 6.2 | Teleport:穿梭于任意 DOM 节点的传送门
  • 6.3 | Suspense:优雅地处理组件的异步依赖
  • 6.4 | Transition & TransitionGroup:动画的实现原理
  • 6.5 | 自定义指令:指令的生命周期与 v- 系列指令的实现

第七章:高级主题与服务端渲染 (SSR)

  • 导读:本章将探讨 Vue 中一些更高级的主题,包括异步更新策略和 SFC 编译时特性,并重点解析 Vue 3 服务端渲染(SSR)的核心原理。
  • 7.1 | nextTick:揭秘 Vue 的异步更新策略与事件循环
  • 7.2 | SFC 编译<script setup> 与 CSS v-bind 是如何工作的?
  • 7.3 | SSR 之 renderToString:服务器端如何将 vnode 渲染成 HTML 字符串?
  • 7.4 | SSR 之同构与 Hydration:客户端如何“激活”静态 HTML?

第八章:核心生态:洞察官方库的设计哲学

  • 导读:一个框架的生命力离不开其生态。本章将分析 Vue 最核心的两个官方库,带你领略它们的设计思想,并理解它们是如何与 Vue 核心无缝协作的。
  • 8.1 | Vue Router:如何实现一个前端路由?(上:原理与 matcher
  • 8.2 | Vue Router:如何实现一个前端路由?(下:导航守卫与切换流程)
  • 8.3 | Pinia:新一代状态管理库的核心设计思想

结束语 | 终点也是起点

Last updated: